首頁 >> 新聞報道 >> 正文
中山市紅十字會志愿者代表系列報道——
潘菁華:在志愿服務中收獲人與人連結的快樂和大愛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1-03

導語:中山市紅十字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隊長、曾經是紅十字會“愛心橋”熱線站長、中山市慧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、致力“臨終關懷”的宣傳推廣者……潘菁華是一名紅十字會志愿者,義工生涯近30載,是不少老志愿者口中的“常青樹”。

讓人想不到的是,這樣一名在心理咨詢領域耕耘十多載的志愿者原本是一名理工女——1992年畢業(yè)于華南理工大學建工系的她并未接觸過心理咨詢,也完全沒想過自己會走上心理咨詢師的道路。在她心中,志愿服務已經融入到自己的生命,不僅從中收獲了愛與友誼,還收獲了更多對于生命意義的理解。

圖片1.png潘菁華(左二)與隊友參與中山慈善萬人行元旦百家企業(yè)義賣嘉年華活動。

歷程:理工女轉職心理咨詢師,志愿服務近30載

一身中式素衣,說話輕聲細語,在工作室所在的舊式嶺南民居窗口前,一縷陽光輕輕劃過前廳,反襯著她的臉頰,靜靜坐在沙發(fā)一側的潘菁華此刻像是嫻靜穩(wěn)重的學校老師。實際上,身為心理咨詢師的她,已經參加服務志愿近30年。

加入中山紅十字會的契機,要追溯到她的童年教育和早期的義工生涯。“在我們那個年代,學雷鋒就像喝水吃飯一樣平常,大家都很自發(fā)地去幫助身邊的人?!迸溯既A回憶道,70年代掀起全民學雷鋒,自己就曾經與小伙伴一起去幫助附近的貧困老人,同時對自己影響很大的外婆也樂于助人,常常對周圍鄰居施以援手,哪怕90歲了也依舊如此。這樣的言傳身教和社會風氣,讓潘菁華逐漸萌生了做志愿者的念頭。

在大學里,她保持了這一股熱心腸:大一時主動參加1991年華東水災的義工活動;當年年底,自己無意得知有一名男孩出現(xiàn)大面積燒傷,家中沒有足夠的治療費用,于是和同學一起憑著一腔熱血去籌款,最終籌到了1000多元。她還記得,自己買了一輛黃色的遙控車,連同籌款送到孩子和他父母手上時對方感激不已的場景。后來,她不時抽空探訪和陪伴孩子,直到自己畢業(yè)。

1992年,潘菁華選擇來中山工作,曾經嘗試去做義工,但當時沒有正式的組織,很難獲取人們的信任?!拔以龅接腥嗽诼愤吽?,自己帶著急救藥箱主動迎上去,對方卻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幫助”,她表示,甚至走在村子里看到村民想主動幫忙,也都屢屢被拒絕。

這些尷尬的場面讓她意識到:自己必須要找到一個正規(guī)的組織,才能更好地參與志愿服務。當?shù)弥猩绞屑t十字會招募志愿者后,第一時間主動申請加入,正式成為了一名紅十字會志愿者。

圖片2.png潘菁華與志愿者參與慈善萬人行服務。

一開始,潘菁華和其他志愿者一樣被安排去家庭探望受助者。在這個過程里,她發(fā)現(xiàn)與受助者“心貼心”建立聯(lián)系,比送救助物資更有意義?!迸溯既A說,當年,中山市紅十字會有一個心理咨詢師培訓中心,自己也參與其中,了解心理咨詢師這一領域后,主動學習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資格證。

2004年,隨著自己所在的單位改制,潘菁華毅然做了一個決定:暫停工作,全身心投入到紅十字會志愿服務工作。此后,她就一直參與紅十字會的扶貧濟困等人道救助志愿服務,通過“愛心橋”熱線長期服務中山有需要的困難群眾,也參與到汶川地震的善款及救援物資的接收及整理工作中。

“在紅會,我能學到心理咨詢、應急救護等知識,認識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它不僅會推動自己堅持從事志愿活動,更拓寬了自己生命的寬度?!埃溯既A認為,紅十字會是一個促進自己成長的組織,自己可以在紅會這個連接愛的平臺上踐行”人道、博愛、奉獻“的精神,發(fā)揮所長,實現(xiàn)理想。

理想:低調做事,只想做一個純粹的志愿者

“愛心橋”熱線成立的初衷不僅是為了讓人們更容易求助,也貼近社會發(fā)展的需要賦予了專業(yè)的心理力量,心理咨詢師隊伍一度多達200多人。每天接聽熱線的志愿者也會安排1-2個心理咨詢師,心理咨詢師的專業(yè)性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在紅十字會領導的支持下,多次邀請有關專家為心理咨詢師團隊講課,學習更多的心理危機干預等專業(yè)知識,提升了心理咨詢服務能力。

圖片3.png中山市紅十字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為市民提供義診。

談起當年的志愿服務,潘菁華有著很深的感觸。從一開始沒有小車、坐公交、開摩托車,甚至走路去鄉(xiāng)鎮(zhèn)做志愿者,走遍全市各鎮(zhèn)街,探訪過多個社區(qū),自己并不覺得條件艱苦。相反,她在這個過程里,看到了人與人的連結?!霸趧e人眼中,志愿服務可能是一種幫助,但這更像是一種人與人的連結。正如我看見你口渴了,我給你倒杯水一樣的自然而然,這正是我所希望做的事情?!薄?/p>

這個“連結”既是與求助者的連結,也是與一同從事志愿服務的義工連結。對于求助者,潘菁華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無條件信任。她還記得,有個孩子致電自己,向自己報平安——此前這個孩子一度離家出走,自己在大風大雨的天氣里不斷尋找,終于在天橋底下發(fā)現(xiàn)了他,經自己反復勸說后終于愿意回家。“他主動與我聯(lián)系,告訴我不會再做傻事,讓我安心,這一刻自己感受到在用心付出時,獲得孩子寶貴的信任”,潘菁華回憶起來依舊覺得感動,自己此刻雖不是他的家人,卻更勝于他的家人。

甚至有時走在街上,潘菁華也被救助家庭認出來,一句感謝能讓她開心許久。對于某些家庭,她甚至跟進聯(lián)系二十多年之久,就像結識朋友一樣。

同時,在紅十字會的志愿服務中,潘菁華同樣認識了不少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志愿者,互相建立了很深的友誼。

潘菁華認為,在公益活動中,人與人之間并沒有利益關系,只存在人與人之間純粹的真誠和信任,讓志愿者與求助者存在于透明、開放、平等的關系中,這一點是無比珍貴。對此,內心的純粹讓她堅持簡單而低調的志愿服務工作。

“做慈善并不是只有錢才能做,慈善之門永遠為所有人打開,擯除功利心,志愿服務更純粹才能走得更遠”,潘菁華說,選擇不再做一個工程師,而是咨詢師、志愿者的時候,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上,甚至是到外省助學、心理服務等等。

認識:用對心理咨詢,或能改變人的一生

對于心理咨詢,目前國內不少城市包括中山在內已經有了心理咨詢機構,不過在潘菁華看來,大家對心理咨詢的認識仍有誤區(qū)。

“部分人對于心理咨詢的認識存在兩個極端——過于病理化或過度忽視”,她表示,部分人把某些行為簡單套用診斷標準,認為“心理疾病”是很嚴重的問題,好像不能治愈一樣;反過來,有人卻認為這不是問題,只要自己想通了就好了,卻沒看到心理問題已經影響到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。潘菁華認為,這些時候不是“人出現(xiàn)了問題,而是人遇到了問題“,進而影響了他的學習、生活和人際關系,我們可以和他一起去面對并解決問題。

潘菁華表示,雖然相比過去的不理解不重視,現(xiàn)在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心理咨詢的重要性,但是像她們一樣持續(xù)專業(yè)的學習和體驗督導的人還是太少了?!罢乙粋€好的心理咨詢師很難。國內已經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有過百萬人,但實際從事心理咨詢的只有5-6萬,其中真正稱得上是專業(yè)的心理咨詢師就更少了?!迸溯既A認為,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只是個開始,心理咨詢需要長時間的系統(tǒng)培訓、學習和實踐,哪怕自己從業(yè)十幾年也只是在路上,還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和成長。

“心理咨詢本身就是一個助人自助的工作,我會用60%的時間用來從事有收入的工作,40%的時間用來從事低收入甚至是沒有收入的公益性工作?!迸溯既A說,心理咨詢可能是少數(shù)不能單純用志愿服務時數(shù)來評價志愿者的,譬如自己曾為某個爸爸患癌去世而存在輕生念頭的高三男孩服務,整個過程共5次,總時長不過幾個小時,但這個孩子放棄輕生重新上學。“有些志愿者哪怕一年只能服務一次,但這一次如果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,這種幫助就是巨大的?!?/p>

圖片4.png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為市民科普心理知識。

此外,心理咨詢技巧加上應急救護知識,在日常生活中會有更多的勇氣去幫助他人。例如曾在高鐵上偶遇旅客發(fā)生意外,呼吸困難,身邊人大喊救命,可以挺身而出,運用應急救護和心理學的知識,讓旅客恢復平靜。

目前,中山市紅十字會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現(xiàn)有數(shù)十名心理咨詢師。除了咨詢服務外,服務隊還會進行社會科普和進校園講課,讓人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。同時,作為紅十字會其他多支隊伍和項目的配套,心理咨詢師的隊員還會因應求助者的需要,參與到應急救護、暖心家園等多個項目中,提供相關的心理咨詢和服務技巧去幫助求助者。

心路:在志愿服務中感受人間大愛和快樂

在潘菁華看來,心理咨詢師不能像其他職業(yè)一樣用金錢來衡量,因為在治愈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獲得了精神財富:“精神財富在后半生里比物質財富更重要,做公益能使我感受到生命的快樂?!?/p>

潘菁華曾經探訪過精神病人和他們的家庭,部分精神病人年紀已達四五十歲,父母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,有暴力傾向者甚至會傷及自己的父母?!凹幢闳绱耍改高€是無條件地維護他們,你能看到他們對孩子的憐愛,哪怕今天多吃了一口飯都是快樂的?!迸溯既A感慨道,普通人看到他們所處的環(huán)境,都會忍不住皺眉頭,但是在自己的眼里,只會看到他們彼此間的真情實感——這一刻生命所綻放出來的光芒和愛,都足以消解世間上不如意的一切。

潘菁華認為,作為志愿者,受助者在情感到給予了自己很多?!昂芏嗳藛栠^我類似的問題,你去做義工,看到那么多如此悲觀、悲慘的一面,會感到不快樂嗎?恰恰相反,我被他們感動,從他們身上真正明白了快樂和愛的含義”,她說,哪怕十多年過去了,自己發(fā)現(xiàn)這些個案都沒有被放棄,家里人依舊對他們如初,讓他們好好地活下去。

潘菁華說,作為志愿者,身上有著莫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,相比普通人憐憫的視覺,她會更關注如何幫助受助者,讓他們過得更好。

圖片5.png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隊員合照。


◆文字:蕭倩苑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

◆編輯:張言良◆二審:鄭沛鋒◆三審:周亞平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(lián)系。
聯(lián)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